LeetCode 2589. Minimum Time to Complete All Tasks
模擬周賽336。測資放水了,如果範圍改大一些是真的難。
題目
有一台可以同時執行無限行程的電腦。輸入二維陣列tasks,其中tasks[i] = [starti, endi, durationi],代表第i個任務至少需要執行durationi秒,且只能在閉區間[starti, endi]內執行。
你可以只在需要的時候運行電腦。如果沒有任務,也可以將他關閉。
求電腦最少需要運行多久才能完成所有任務。
解法
一個任務必須盡量拖時間,直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執行,因為這樣才有更多機會和較早結束其他任務共用運行時間。
以範例1為例:
tasks = [[2,3,1],[4,5,1],[1,5,2]]
在第3秒的時候,tasks[0]只剩下1秒的機會,不做不行
所以在第3秒運行,同時tasks[2]也可以受益
變成tasks = [[2,3,0],[4,5,1],[1,5,1]]
最後在第5秒,tasks[1]和tasks[2]都還需要1秒
所以在第5秒運行,完成所有任務
總共運行2秒
先將tasks以結束時間排序,窮舉每一個時間點time。每一秒檢查所有行程tasks[i],如果當前時間time到結束時間e剛好相等,則代表這秒鐘必須得運行電腦,才能使得所有任務都及時完成。
若在第time秒鐘運行電腦,答案加1,並將所有符合s <= time <= e的行程所需時間減1。
時間複雜度O(N*T),其中N為tasks大小,T為max(endi)。直接在tasks上修改,空間複雜度O(1)。
class Solution:
def findMinimumTime(self, tasks: List[List[int]]) -> int:
tasks.sort(key=itemgetter(1))
ans=0
for time in range(2001):
on=False
for s,e,d in tasks:
if time>e or time<s:continue
if time+d-1==e:
on=True
break
if on:
ans+=1
for i,(s,e,d) in enumerate(tasks):
if time>e or time<s:continue
tasks[i][2]-=1
return ans
上面方法是以每個時間點來考慮,檢查是當前秒數是否有某些行程必須運行,並將運行到的行程時間扣除。
也可改成檢查每個行程運行時間是否足夠,若不足夠則從後往前將某些秒數設為運行。
維護整數陣列run,初始全為0,代表不運行;設為1則代表該時間點將運行電腦。
遍歷每個行程,先檢查其允許範圍內run[s,e]是否滿足d秒。若不滿足則從e向前將某些秒數設為1,直到滿足為止。
最後run的總和就是答案。
時間複雜度O(N*T),其中N為tasks大小,T為max(endi)。空間複雜度O(T)。
class Solution:
def findMinimumTime(self, tasks: List[List[int]]) -> int:
tasks.sort(key=itemgetter(1))
run=[0]*2001
for s,e,d in tasks:
for i in range(s,e+1):
d-=run[i]
if d>0:
for i in range(e,s-1,-1):
if run[i]==0:
run[i]=1
d-=1
if d==0:break
return sum(run)
如果測資範圍大一些,可能就要考慮用線段樹來提供範圍查詢、修改。
一樣先將tasks以結束時間排序,以O(log T)時間查詢閉區間[s,e]內運行的時間。若不足需求時間d,則以O(log T)時間更新,優先選擇[s,
e]的右子樹遞迴。
處理完所有節點後,根節點代表閉區間[1,T]的運行時間,直接回傳根節點就是答案。
時間複雜度O(N log T + N log N),其中N為tasks大小,T為max(endi),若N大於T則瓶頸為排序。空間複雜度O(T)。
class Solution:
def findMinimumTime(self, tasks: List[List[int]]) -> int:
T=2001
tree=[0]*(4*T)
lazy=[False]*(4*T)
# 下放懶標
def push_down(id,L,R,M):
if lazy[id]:
lazy[id]=False
mark(id*2,L,M)
mark(id*2+1,M+1,R)
# 以子樹更新當前值
def push_up(id):
tree[id]=tree[id*2]+tree[id*2+1]
# 將整個區間設為運行
def mark(id,L,R):
tree[id]=R-L+1
lazy[id]=True
# 查詢[i,j]中的運行時間
def query(id,L,R,i,j):
if i<=L and R<=j:
return tree[id]
M=(L+R)//2
push_down(id,L,R,M)
ans=0
if i<=M:
ans+=query(id*2,L,M,i,j)
if M<j:
ans+=query(id*2+1,M+1,R,i,j)
return ans
# 在[i,j]中選擇d個時間設為運行,優先找右半邊
def update(id,L,R,i,j):
nonlocal d
size=R-L+1
if tree[id]==size: # 整個區間已經運行中
return
if i<=L and R<=j and size-tree[id]<=d: # 將整個區間設為運行
d-=size-tree[id]
mark(id,L,R)
return
M=(L+R)//2
push_down(id,L,R,M)
if M<j: # 優先找右半邊
update(id*2+1,M+1,R,i,j)
if d>0: # 還不夠的話再找左半邊
update(id*2,L,M,i,j)
push_up(id)
tasks.sort(key=itemgetter(1))
for s,e,d in tasks:
d-=query(1,1,T,s,e)
if d>0:
update(1,1,T,s,e)
return tree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