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etCode 1146. Snapshot Array
二分搜學習計畫。有點像是陣列的更新紀錄,又或是整個陣列的差分陣列。
題目
設計一個資料結構,可以查詢在特定時間點的陣列數值。
實作以下類別:
- 建構子,初始化陣列長度為length
- void set(index, val),將index處元素設為val
- int snap(),對陣列儲存當前狀態的快照,並回傳快照編號(編號是snap()呼叫次數-1)
- int get(index, snap_id),選擇編號第snap_id張快照,並回傳當時index的值
解法
陣列長度N最大50000,最多會呼叫50000次。如果想要保存整個陣列*snap次,最多需要50000^2的空間,一定MLE。
結果我一開始選擇掃描整個陣列是否修改過,變成50000^2次運算,拿個一個TLE。正確解法應該是在set呼叫時紀錄修改索引。
對每個索引位置i建立差分陣列log,以(id,val)的方式表示在第id次快照時數值發生變化,需初始化為[(-1,0)],防止某個索引全程沒有被修改而出現查詢錯誤。
另外還需要整數id紀錄快照編號,雜湊表modified紀錄修改過的索引位置及數值。
每次呼叫set時,在modified中記錄索引位置及值。
snap時,將所有修改過的索引位置及新值加入對應的log中,最後清空modified。
最重點的get,以二分搜在log[index]中,找到第一個大於snap_id的位置,將其-1,得到最後一個小於等於snap_id的位置i,log[index][i]則為當時的數值。
class SnapshotArray:
def __init__(self, length: int):
self.log=[[(-1,0)] for _ in range(length)]
self.id=-1
self.modified={}
def set(self, index: int, val: int) -> None:
self.modified[index]=val
def snap(self) -> int:
self.id+=1
for i in self.modified:
self.log[i].append((self.id,self.modified[i]))
self.modified.clear()
return self.id
def get(self, index: int, snap_id: int) -> int:
i=bisect_right(self.log[index],(snap_id,math.inf))-1
return self.log[index][i][1]